世系图:尹显(字延勋)——尹崇珂——{——昭吉——{——尹经——忠恕——尹坚——
{——昭辑 {——尹绛
{——昭芬
尹徽——{——师中——尹穧(音“资”)——{——尹乔
{——师和 {——尹柰——{——公定
{——公宜——尹玉——
{——尹浚——贤可——{——海兴
{——尹浩 {——嗣兴——{——钧仁
{——祯祥 {——钧清——贵德——仲明——子英——
{——居逊——{——尹钦
{——居广 {——尹镝——{——尹适
{——尹逮
{——尹遴 {——良俊 {——际庚
{——尹逦(字宾演)——{——良德——{——际唐——鸣会—
{——良伦
人先——{——尹昌——{——思明
{——尹成 {——思聪——{——奇运——{——才英——{——子富——长珍
{——尹升 {——思敏 {——奇达 {——才华 {——子寅
{——思成 {——才蔚 {——子宾
{——才著
{——才茂
我早期的祖先最主要活动区域在北方的黄河流域,还出了不“少名门望族,达官显贵”,在东晋十六国的时期,由于北方战乱及其他的政治原因,尹家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长江流域。
我是北宋初年天水尹崇珂的嫡系后代,由于前面的世系中断,从他算起,我是第三十七代了。这个祖先非常了不起,身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将,与潘美一道南下,削平了割据南方的十国之一南汉政权,生擒了南汉国荒淫的国君刘伥,为统一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。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祖先感到自豪,坚持统一立场,反对分裂,姑且不论忠君思想,他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榜样,这也是我坚持爱国立场内容的来源之一。
尹家在整个宋朝都属于地主阶级,直接参与着国政管理,然而家道一直在衰落。南宋末年,元军南下,国家危急。我的嫡祖尹玉跟随大宋丞相文天祥勤王,保家卫国,在五牧这个地方率军抵抗元军,因寡不敌众,所率四百多人除有少数人突围外,其余全部壮烈牺牲。《宋史》上形容尹玉中箭多得像刺猬,尚有气息而被俘。元丞相伯颜劝他投降,尹玉不但不从,反而大骂元人,因而遇害。文天祥得知尹玉被害后,非常悲痛,为此,写下了怀念尹玉的诗《哭尹玉》:“团练濠州庙赣川,官其二子赐良田。西台捕逐多亡将,还有焚黄到墓前。”我时时刻刻都能记起这位浩然正气,大义凛然,宁死不屈的祖先,他为民族的生存,为保卫国家而流尽了血。我记下这位祖先,是因为我有同他一样的爱国热情,从他身上遗传下来的这种感情,是永远都不会淡逝的。
时代在变迁,家族也在变迁,原来居住在今江西省的尹家最终落户到了湖北省,还繁衍了不少的后代。从我的祖先尹定国开始,尹家就迁到了沔阳县胡场镇(当时未必叫胡场),这是清末的事情了。